深度侦查是战术执行的核心环节,其成功与否直接决定后续战略部署的精准性。侦查的核心在于利用舰船特性与地图机制的结合,卡利莱恩级侦查护卫舰因其卓越的隐身性能和情报收集系统成为首选,其配备的高能侦查设备可穿透常规干扰,实时传输敌方舰队动向与资源分布。同时需侦查行为本身会暴露计划圈范围,因此需配合伪装建筑或小行星带阴影区隐藏真实意图,避免过早引发敌方警觉。
侦查阶段的资源分配需要严格遵循优先级原则。一级资源必须用于维持侦查舰队的持续运作,包括燃料补给和维修材料;二级资源用于建立备用通讯节点,确保情报传输链路不被切断;三级资源则转化为机动储备,应对突发战斗或撤离需求。工程舰的改装需侧重仓库扩容与速度提升,确保侦查舰队能快速转移或携带关键样本返回。技术层面需优先点出侦查设备的强化模块,包括信号解析速度和反侦测能力,这些技术优势能在对峙阶段创造信息差。
初期侦查应围绕敌方资源采集路线展开,标记其工程舰活动规律;中期转向军事设施监控,记录防御平台部署间隔与舰队巡逻路径;后期则需渗透核心区域,获取科技研发进度或联盟外交动向。过程中需保持舰队分散部署,避免单点失效导致情报断层,同时利用中立协议区域的缓冲期进行休整。若遭遇敌方反侦察部队,应立即启用预设撤离路线,并释放虚假信号干扰追击。
获取的情报需通过联盟频道分级共享,关键信息需加密传输并附上可信度评估。针对敌方弱点制定打击方案时,需保留至少两套备用计划以应对情报滞后或误差。持续侦查的价值在于建立动态数据库,通过比对历史数据预测敌方行为模式,从而在战略层面形成压制性优势。过度依赖单一侦查手段易被针对性反制,因此需定期更换舰船配置与行动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