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形阵作为攻城掠地中的核心战术阵型,其武将选择需严格遵循阵型特性与战场需求。该阵型以V字形或人字形布局为基础,强调前锋突破、中排火力覆盖与侧翼机动协同,因此武将搭配需兼顾防御、输出与战术功能。前锋位置首选高防御重装单位,如典韦、曹仁等,其高护甲与减伤技能可有效抵御敌方首轮攻势,为后续输出创造空间。中排主力需配置高爆发远程武将,如张辽、夏侯渊,利用雁形阵变阵后的箭雨范围扩展特性实现多排打击。侧翼则应部署张飞、赵云等高机动单位,通过快速穿插干扰敌方阵型。
雁形阵的核心输出依赖于中排远程单位的集火能力。变阵后箭雨范围扩展至4排的特性,要求优先选择战法具备穿透或范围效果的武将。吕布的无双乱舞可对纵向多排造成伤害,与阵型特性高度契合;夏侯渊的穿云箭则能无视部分防御机制直接打击后排。需注意这些武将的战法释放时机应与前锋的控场效果同步,例如典韦的固若金汤可短暂吸引仇恨,为远程单位创造安全的输出窗口。若敌方以密集方阵为主,可额外强化法师类武将如周瑜的占比,通过火攻叠加范围伤害。
侧翼与后备武将的选择需弥补雁形阵的固有弱点。由于阵型两翼相对薄弱,轻骑兵或刺客类武将如马超、甘宁可发挥关键作用,其高速移动能力能快速截击敌方迂回部队。后备位置建议配置华佗等治疗型武将,通过持续恢复抵消敌方范围伤害。当遭遇骑兵冲锋时,侧翼需临时调整为许褚等反骑单位,配合拒马道具形成防御纵深。所有侧翼武将应优先装备提升移动速度的兵书或宝物,确保其能及时响应战场变化。
武将间的技能联动是发挥雁形阵上限的关键。前锋的控制技能如夏侯惇的威慑可触发中排武将的暴击增益,而张飞的咆哮减益效果能放大远程单位的伤害。部分组合具备特殊机制,例如张辽与夏侯渊同时上阵时可激活突击联动,使箭雨附带额外破甲效果。需避免将依赖地形的武将如黄忠部署于中排,因其技能效果受限于水域或山地,可能破坏阵型整体性。
对抗以方圆阵为主的防御体系时,可增加吕布等破甲武将的比重;若敌方采用锋矢阵突击,则需强化侧翼的拦截能力。武将等级与装备需均衡发展,尤其要保证前锋的防御属性不低于中排的输出属性。实战中需通过多次变阵测试不同组合的兼容性,直至找到攻守平衡的最优解。